你明明不忠于某個團體,但卻為了得些實惠而發誓效忠,這自然是虛偽的表現。最簡單的虛偽形式就是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且真實想法與表現出來的樣子、試圖讓人以為的樣子正好相反。
但還有一些虛偽形式比較模糊,我們甚至很難判定其到底算不算虛偽。有不少學生,在保研面試時,甚至在讀研過程中,都聲稱自己熱愛學術,不過但凡是有點眼力的人都不難發現,這些人其實沒有什么堅定的個性、執著的熱愛,而總是在什么圈子就追求什么圈子的認可,在什么領域就接受什么領域的標準,在什么時代就追逐什么時代的潮流。
他們可能會有很多瘋狂的表現,但永遠會安全地把這些瘋狂放置在生活的邊緣位置上,作為自己的“個性”修飾。在關鍵的時候、重要的事情上,他們永遠會清醒地追求最實在的東西。他們常常還會陷入自欺,否則在心理層面,他很難忍受這種表里不一、人格分裂。
他并不那么了解自己,他甚至沒有真正的自我,他的靈魂是由一堆社會意見雜亂組合而成的。這些學生在研三時都會痛徹心扉地表演一段與學術生活的訣別,然后結束學生時代的“玩鬧”,進入期待已久的社會世界。
這種類型的虛偽當然復雜多了,搞不好我們還會冤枉真正面臨痛苦抉擇的老實人。要判斷是否真的存在虛偽表現,我們不能停留于一時一事,而必須結合行為人的各種表現判斷其真實品格。還有一類虛偽甚至更難判斷,因為這類虛偽者表現出來的樣子和他的真實想法并非截然相反,而是同“質”的,他只是夸大了“量”。
他同樣會陷入自欺,以至于面對虛偽指控,他甚至還會真正地憤怒。也許我們都見過這類人:
“等我考完研,就投入真正的學術研究”;“等我申上博士,就投入真正的學術研究”;“等我刷夠論文找好工作,就投入真正的學術研究”;“等我評上副高,就投入真正的學術研究”……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人,永遠也不會把主要精力留給真正的學術研究——如果他僥幸還能把握住混學術體制和做學術之間的區分的話;在他眼里,永遠都會有更緊迫的生計問題不斷出現。
似乎也不能說他虛偽,他確實是熱愛學術的;但他也確實是虛偽的,因為這種愛被夸大了,在需要犧牲的時候學術總是被第一個犧牲掉。
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D8aHjiEobE0gaHrnbcqV9A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Copyright © 2007-2021 高校人才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信息:粵ICP備13048400號-2 粵公網安備:44010602004138號
客戶咨詢電話:020-85611139 QQ:2881224205 郵箱:info@gaoxiaojob.com
高校人才網——國內訪問量、信息量領先的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