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網—國內訪問量、信息量領先的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平臺。
當前位置:高校人才網>人事動態>引才動態>

引才之后,如何寫好用才答卷?

時間:2021年09月09日 作者:倪鵬飛 來源: 光明日報

 

【人才新聲】

人才是社會發展和競爭的第一要素,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得人才得天下”之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基本動力已轉向人才及創新,中國競爭的邏輯也從過去的吸引資金、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改善環境來吸引人才,轉變為先改善生活環境,進而吸引人才,帶動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

近年來,各地已從招商引資的激烈競爭轉向招才引智的爭奪。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引才很重要,用才更關鍵,不解決用好人才的問題,不僅會導致人才二度流失,更易遭遇引才更難的局面。引才之后,如何寫好用才答卷,已成為各地人才工作面臨的現實挑戰。

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為了引才留才,很多地方政府在物質激勵特別是在提高福利待遇上下了大功夫,但若各地都主打物質激勵這張牌,就顯不出獨特優勢,還是會陷入招不到人才和留不住人才的境地。

良禽擇木而棲。事實上,人才雖然需要一定的物質激勵,但更需要創業與創新的環境,更需要實現理想與抱負的平臺。如果沒有干事業的平臺,再多的人才也留不住。

留人關鍵在于為人才施展本領搭建舞臺。要最大限度減少人才干事、創業和創新時有形和無形的限制,同時提供有求必應和后顧無憂的服務條件。讓人才為追求夢想而“天高任鳥飛”,也讓人才去創建、引進、發展和孵化更多、更大、更高的平臺。

目前,許多青年人才對一線城市趨之若鶩,主要原因是那里有更多樣的平臺和機會,除了推行干事創業的全鏈條服務,還積極建立干事創業平臺。例如,廣東深圳大力引進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設立分支機構等平臺,聚集和支撐越來越多的科研人才致力科技創新。深圳還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和畢業后自主創業,優秀項目可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

人才最大的愿望就是學有所用,最大的顧慮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人才引進地方要有引才的動力,更要有讓人才干事創業的魄力,要讓人才當主角,充分信任、大膽放手,對于看準的人才要給他們搭臺子、壓擔子、給位子,最大限度發揮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

為干事創業者保駕護航

我們呼吁科研人才發光發熱,也不能忽視對他們的關愛。待遇不僅僅是一個個薪酬數字,用哪些條件延攬人才,都是在傳遞一種態度。

既要賦予科學家更大的自主權、更多的人財物支配權,又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對創新人才實行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措施,讓干事創業者名利雙收。

加大獎勵激勵力度,是鼓勵科技人員干事創業、貫徹成果導向、調動創新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體現知識價值的關鍵。要加強人才激勵,著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鼓勵科技人才以知識產權入股、期權獎勵、技術有償轉讓等方式參與要素收益分配。

改革,改到深處是利益。要讓回報真正體現科研人員的價值,需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要完善保障和激勵創新的分配制度,探索年薪制、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措施,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效益分享比例。

與此同時,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讓人才最大限度釋放干事創業的潛能。競爭可以倒逼人才發揮潛力,促進人才在激烈競爭中不斷學習、競相成長并脫穎而出,只有公平競爭才能使人才實現最優配置,同時避免人才閑置和才不堪用。

近年來,重慶在人才政策措施方面頻頻出招,不斷以政策紅利釋放人才潛力,激發創新活力。重慶強化創新創業金融支持,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擴大至33個區縣,2118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66億元;種子、天使、風投引導基金參股組建子基金總規模達221.97億元;推出“人才貸”及相關金融服務,為人才提供最高100萬元免抵押、免擔保、基準利率的創業貸款,500萬元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發放“重慶英才”金融卡137張、貸款300余萬元。

創新驅動實質上就是人才驅動。只有讓干事創業者名利雙收,才能最大限度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創新創造潛能。

培育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2021528,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世界科技強國必須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人才能否脫穎而出、充滿生機活力,關鍵取決于孕育和激發人才的土壤和環境,必須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大刀闊斧地破除一切制約人才發展的思想障礙、制度藩籬和政策壁壘,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用好人才并留住人才,最需要一流的創新生態體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創新創業的人才高地,讓“第一資源”產生“第一動力”。

從長遠看,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對人的吸引力,更體現在看不見的人文層面。特別是人才群體,對人居環境的品質要求比普通人更高,更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才至上,突出國際標準、現代理念,順應人才幸福期盼,創新推動軟硬環境品質提升。

人才發展,需要公平競爭、自由拼搏的發展環境,以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這就需要設身處地為人才著想,耐心細致傾聽人才需求,既為人才提供科研設備、資金支持等生產服務,也為人才解決好子女家屬就學、就業、就醫等需求,構建近悅遠來的人文生態,讓人才安下心來埋頭苦干,讓創新創業創造能量充分釋放。

上海、北京、無錫、蘇州、青島、寧波、廣州、成都、銀川等9座城市被有關機構評選為“2020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機會多”“發展好”“平臺大”“更年輕、多元、包容”,是它們共同的標簽。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興。唯有認清自身優勢,認清人才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拿出足夠的重視、誠意與決心,才能形成近悅遠來的良好生態,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倪鵬飛,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9/05/nw.D110000gmrb_20210905_3-07.htm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推薦信息
熱點信息
草莓直播app破解版永久_草莓直播app免费下载_草莓直播app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