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師范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閩南開放城市——漳州市。
學校2007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實現了我校博士點建設零的突破,2013年更名為閩南師范大學,同時本科專業列入本一批招生,實現了第三次跨越。2017年被確定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9月,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全票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
學校現有北江濱、圓山兩個校區,占地面積約2000畝。現有本科專業68個,涵蓋文學、工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農學和歷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2萬余人。現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49.3%;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40%,歷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閩江學者3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另有省級以上優秀專家、教學名師等130余人。
學校現有4個福建省一級重點學科(其中1個特色重點學科),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學科(群)入選福建省高原學科,5個學科入選福建省應用型學科。
![]() |
![]() |
引進人才特別政策
職稱評聘綠色通道,符合《閩南師范大學引進人才職稱特別評聘辦法(試行)》中所規定條件的人才可申請特別評審正教授、副教授職務。
一、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身體健康,符合福建省教師資格認定的體檢標準;
3、具有正高職稱年齡在50周歲以下,或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在45周歲以下;取得境外學歷學位證書報名者應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
4、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
二、招聘崗位及要求
學院 |
需求專業及研究方向 |
學位要求 |
其他要求 |
需求人數 |
聯系人、辦公電話、聯系郵箱 |
||
需求專業 |
是否緊缺 |
研究方向 |
|||||
文學院 |
文藝學 |
是 |
|
博士 |
教授,學科帶頭人 |
1 |
黃老師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是 |
|
博士 |
教授,學科帶頭人 |
1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否 |
|
博士 |
教授,學科帶頭人 |
1 |
||
中國古代文學 |
否 |
|
博士 |
教授,學科帶頭人 |
1 |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否 |
|
博士 |
教授,學科帶頭人 |
1 |
||
文藝學 |
是 |
|
博士 |
|
1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是 |
|
博士 |
|
1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否 |
|
博士 |
|
1 |
||
中國古代文學 |
否 |
|
博士 |
|
1 |
||
漢語言文字學 |
否 |
|
博士 |
|
1 |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否 |
|
博士 |
|
1 |
||
教育科學學院 |
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史;比較教育學;學前教育學;高等教育學;成人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政策與法學;教師教育學;農村教育;教育、文化與社會;教育測量、評價與統計 |
是 |
|
博士 |
|
1 |
陳老師 |
是 |
|
博士 |
|
2 |
|||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認知科學 |
是 |
|
博士 |
|
3 |
||
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是 |
|
博士 |
|
2 |
||
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否 |
|
博士 |
|
2 |
陳老師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否 |
|
博士 |
|
3 |
||
化學 |
否 |
|
博士 |
|
4 |
||
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比較教育學、教育技術學 |
是 |
|
博士 |
|
2 |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基礎數學 |
是 |
|
博士 |
工作調動需有國家級科研項目 |
4 |
趙老師 |
應用數學 |
是 |
|
博士 |
工作調動必須有國家級科研項目 |
4 |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是 |
|
博士 |
工作調動需有國家級科研項目 |
3 |
||
計算數學 |
是 |
|
博士 |
工作調動需有國家級科研項目 |
2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是 |
|
博士 |
工作調動需有國家級科研項目 |
2 |
||
課程教學論(數學) |
是 |
|
博士 |
|
1 |
||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
課程與教學論 |
是 |
學科教學 |
博士 |
第一學歷為“物理學”本科,同等條件下有海外背景的優先考慮。 |
7 |
傅老師 |
物理學 |
否 |
|
博士 |
普通師資需達到我校優秀博士認定標準;工作調動需博士、教授,且達到我校物理學學科帶頭人條件 |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是 |
|
博士 |
|
|||
電路與系統 |
是 |
|
博士 |
|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是 |
|
博士 |
|
|||
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是 |
|
博士 |
|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是 |
|
博士 |
|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是 |
|
博士 |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是 |
|
博士 |
|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機械工程 |
是 |
|
博士 |
|
|||
商學院 |
資本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
否 |
|
博士 |
能承擔《政治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等課程 |
2 |
帥老師 |
金融學 |
否 |
金融工程 |
博士 |
|
1 |
||
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心理學 |
否 |
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 |
博士 |
|
2 |
||
工商管理 |
否 |
大數據財務管理、智慧財務、會計學 |
博士 |
|
1 |
||
統計學 |
否 |
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 |
博士 |
|
1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師范) |
是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博士 |
|
2 |
張老師 |
英語(師范)/商務英語/翻譯 |
是 |
跨文化交際學 |
博士 |
其中學科帶頭人1人 |
2 |
||
翻譯 |
是 |
翻譯學 |
博士 |
|
2 |
||
日語 |
是 |
日語語言文學 |
博士 |
|
2 |
||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教育學原理或課程與教學論 |
否 |
|
博士 |
有生物學背景 |
1 |
陳老師 |
微生物、細胞生物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
否 |
|
博士 |
教授,近三年有主持國家項目,學科帶頭人 |
1 |
||
農業資源利用 |
否 |
|
博士 |
|
1 |
||
農業工程 |
否 |
|
博士 |
|
1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否 |
|
博士 |
教授,近三年有主持國家項目,學科帶頭人 |
1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否 |
|
博士 |
本科是食品專業,具有食品工程背景 |
1 |
||
食品營養與衛生 |
是 |
|
博士 |
|
2 |
||
風景園林 |
是 |
|
博士 |
本科是風景園林專業 |
1 |
||
景觀設計 |
是 |
|
博士 |
本科是景觀設計 |
1 |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是 |
|
博士 |
|
16 |
何老師 |
軟件工程 |
是 |
|
博士 |
|
|||
網絡空間安全 |
是 |
|
博士 |
|
|||
系統工程 |
是 |
|
博士 |
|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是 |
|
博士 |
|
|||
應用數學 |
是 |
人工智能、大數據 |
博士 |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是 |
人工智能、大數據 |
博士 |
|
|||
新聞傳播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是 |
|
博士 |
|
6 |
張老師 |
新聞傳播學 |
是 |
|
博士 |
|
3 |
||
設計學 |
是 |
|
博士 |
|
1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是 |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為學科教學(思政)優先,中共黨員 |
1 |
郭老師 |
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相關學科專業 |
是 |
|
博士 |
中共黨員 |
4 |
||
體育學院 |
體育人文社會學 |
是 |
|
博士 |
本科和碩士階段專業需為體育類的術科專業畢業 |
7 |
沈老師 |
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
是 |
|
博士 |
本科和碩士階段專業需為體育類的術科專業畢業 |
|||
法學院 |
法學 |
否 |
法學 |
博士 |
限制1人為博士、教授,其余兩人可以不受職稱限制 |
3 |
柯老師 |
社會學 |
否 |
社會工作 |
博士 |
副高及以上,若是應屆畢業生可不考慮職稱 |
1 |
||
藝術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是 |
|
博士 |
|
7 |
林老師 |
設計學 |
是 |
|
博士 |
|
4 |
||
美術學 |
是 |
|
博士 |
教授 |
3 |
||
美術學 |
是 |
|
博士 |
|
1 |
||
歷史地理學院 |
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 |
否 |
考古、華人華僑、文物與博物館、藝術史、文化資源管理等相關研究方向 |
博士 |
副教授及以上者優先 |
3 |
梁老師 |
地理學 |
否 |
環境演變、環境考古、海洋科學、地質、地貌、生態、土壤、鄉村地理、城市地理等 |
博士 |
副教授及以上者優先 |
2 |
||
菌物中心 |
生物信息學 |
是 |
|
博士 |
|
4 |
蘇老師 |
免疫學 |
是 |
|
博士 |
|
|||
生理學 |
是 |
|
博士 |
|
|||
發育生物學 |
是 |
|
博士 |
|
三、聘用及引進待遇
(一)學校引進待遇
公示結果不影響聘用的,辦理聘用核準手續,單位與擬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納入事業單位正式編制管理,按編制內人員待遇執行,服務年限為10年。
人才類別 |
住房補貼 |
安家費 |
科研啟動費 |
備注 |
||
自然科學類 |
人文社科類 |
|||||
工科 |
理科 |
|||||
國家級高層次人才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面議 |
年績效工資為全校平均績效工資的3-15倍 |
|
省部級高層次人才 |
100萬 |
10萬 |
20萬 |
15萬 |
10萬 |
年績效工資為全校平均績效工資的2-3倍 |
學科帶頭人 |
A類80萬 |
10萬 |
20萬 |
15萬 |
10萬 |
|
學術骨干 |
A類70萬 |
10萬 |
10萬 |
5萬 |
|
|
緊缺學科專業的博士(后) |
40萬 |
10萬(博士后12萬) |
10萬 |
5萬 |
優秀博士再增加10萬元住房補貼(優秀博士:博士從國家“一流學科”專業畢業;經認定,近五年來的科研論文達到本校評聘教授條件。) |
|
非緊缺學科專業的博士(后) |
25萬 |
5萬(博士后12萬) |
10萬 |
5萬 |
(二)福建省、漳州市待遇
我校積極協助引進人才申報福建省、漳州市人才項目
人才項目 |
補助 |
福建省年度緊缺急需人才 |
26-30萬 |
福建省高層次人才 |
25-700萬 |
福建省海納百川人才 |
100-200萬 |
漳州市名校優生 |
15-30萬 |
漳州市引進高層次人才 |
40-60萬 |
四、配偶子女及個人發展
1、配偶按照實際情況安排工作;
2、優質的子女教育資源:學校設有附屬幼兒園、小學、中學;
3、學校教師職稱評聘設有綠色通道,符合《閩南師范大學引進人才職稱特別評聘辦法(試行)》中所規定條件的人才,可申請特別評審正教授、副教授職稱;
4、符合《閩南師范大學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條件者可參加申報遴選。
五、住房安排
1、購房補貼根據服務年限按月發放,因在漳州市購房,可申請一次性兌現購房補貼;安家費根據服務年限按月兌現;
2、可申報購買漳州市"安得廣"工程"人才房";
3、學校在有房源的條件下視情況提供半年過渡房,學科帶頭人提供二年過渡房(或學科帶頭人學校提供住房,但不給予購房補貼)。無房源情況下提供租房補貼。
六、聯系方式
網址:閩南師范大學網站 "人才招聘"欄(相關人才政策請進入網站查詢)
地址:漳州市薌城區縣前直街36號 閩南師范大學人事處
電話:05962591337
聯系人:蘇老師、尤老師
郵箱:rcyj003@mnn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學位+畢業學校+所學專業+高校人才網
附件:
3、閩南師范大學關于印發《閩南師范大學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管理辦法》的通知
4、閩南師范大學關于印發《閩南師范大學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遴選教學科研條件(2021年版)》的通知
![]() |
![]() |